close

公孫醜章句下·第五節
作者:佚名
  孟子謂蚳鼃曰:“子之辭靈丘而請士師,似也,為其可以言也。今既數月矣,未可以言與?”蚔鼁諫於王而不用,致為臣而去。齊人曰:“所以為蚔鼁,則善矣;所以自為,則吾不知也。”公都子以告。

  曰:“吾聞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去;有言責者,不得其言則去。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孟於對蚳蛙說:“您辭去靈丘縣長而請求做法官,這似乎有道理,因為可以向齊王進言。可是現在你已經做了好幾個月的法官了,還不能向齊王進言嗎?”
  蚳蛙向齊王進諫,齊王不聽。蚳蛙因此辭職而去。齊國人說:“孟子為蚳蛙的考慮倒是有道理,但是他怎樣替自己考慮呢?我們就不知道了。”
  公都子把齊國人的議論告訴了孟子。
  孟子說:“我聽說過:有官位的人,如果無法盡其職責就應該辭官不幹;有進言責任的人,如果言不聽,計不從,就應該辭職不幹。至於我,既無官位,又無進言的責任,那我的進退去留,豈不是非常寬鬆而有自由的迴旋餘地嗎?”

注釋
(1)蚳蛙:齊國大夫。
(2)靈丘:齊國邊境邑名。
(3)士師:官名,管禁令,獄訟,刑罰等,是法官的通稱。
(4)公都子:孟子的學生。


解析

作者:佚名
  有官有職就有責。

  不能盡職,不能盡責,當什麼官呢?難免失落,難免苦悶與煩惱。

  可是,要盡職,要盡責又免不了爭鬥,免不了權術,依然是苦悶與煩惱。

  進退維谷。所謂“落入教中”,身不由己啊!如果再加上官場黑暗腐敗,爾虞我詐,你死我活,那就更是痛苦不堪,人性扭曲了.
 
  只有無官一身輕,進退都有餘地。

  可是,對很多人來說,這種“輕”是“人生不能承受之輕”,真正“輕”下來了反而過得很沉重。這就叫“紅塵滾滾過,幾人能參破?”所以還是要去汲汲於功名,拼命擠進“彀中”。

  倒是孟子看得很清楚:

  “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與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

  對於要想瀟灑走一回,輕輕鬆松過一生的人來說,還是聽聽孟老夫子的話有好處。


讀解

作者:佚名
  本章是對愛民而盡忠職守的繼續論證,其實也包含著孟子對自己的自嘲。愛民者要盡忠職守,進言者也要盡忠職守,如果不能盡職盡責,當然就要辭職不幹。孟子沒有擔任官職,也沒有擔任進言的責任,他就真的那麼從容不迫有很大的活動餘地嗎?那麼他跑到各個國家去向國君們說什麼呢?這段記載並不是在於說明孟子的進退觀、榮辱觀、價值觀,而是在於孟子勸說蚳蛙的進言,即忠於職守。而真正的忠於職守即是一種最佳行為方式,就是愛民。比如醫生上班不在崗,到處串門辦私事,病人來看病找不到醫生,這個醫生就是不愛民。上班時間接待病人,盡心盡力替病人著想,這樣的醫生才叫愛民。其它政府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亦是如此,人們來政府機關辦事,就是希望能解決問題,如果屢吃閉門羹,人們還信任這樣的政府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堅持大腦不生鏽* 的頭像
    *堅持大腦不生鏽*

    *堅持大腦不生鏽*的部落格

    *堅持大腦不生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