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5-10-25 十點讀書
我的身邊,有許多人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有些人是偶爾不滿意,有些人經常不滿意,甚至到了見到誰都要傾吐情緒垃圾的地步。後面這一類人,我總覺得他的現狀應該馬上就可以改變。感覺無聊是新生活的開始,他應該要去迎接自己的新生活了吧。然而,一年兩年過去,十年八年過去,我發現他並沒有。雖然有一百個理由應該重新開始,他卻總能找到一個留下來的理由,並且最終放棄一百個理由,屈從那一個理由,那個理由可能是天下烏鴉一般黑,可能是養家糊口,可能是世事艱難,或者自己專業不好、身體不棒等等。這樣的人,我總懷疑他們有的只是情緒,卻從來沒有理智、認真地思考過自己的人生,換句話說,他們並不真的想要解決問題,而僅僅迷戀於發洩自己的不滿。
求安穩是大多數成年人的心理需求。在成長的過程中,夢想一次次破滅,挫折一次次到來,最終留下的灰燼就是屈從於現實的態度。對於改變,每個人都害怕,然而,那些每天都對現狀不滿意,卻又每天都生活在這樣的現狀中的人,他們才是真的勇士,因為世間最恐怖的事情其實就是一個人要在不滿意的狀態中生活一輩子。
當時供職於一間以薪水高與管理變態而著名的公司。樓道裡布滿攝像頭,領導習慣在下班鈴響前五分鐘開會,辦公室不許吃零食,加班是常態,並且企業文化字典裡沒有加班費這個詞。我家住得遠。冬天,天還沒有亮就奔跑在趕公交的路上,如果遲到一分鐘,這一天就白干了。夏天,擠在氣味難聞的公交車裡,妝花了,衣服濕了,如果遇到堵車,這一天又白干了。有一天,加班到凌晨,領導異常熱心地邀請我去她家過夜。她家就住在公司樓上。推脫無效,我只好硬著頭皮跟她上樓。我沒有睡衣,沒有換洗衣服,沒有化妝品,在一張陌生的床上,輾轉反側。第二天早晨,我一臉死灰地去上班,在樓下遇到了暗暗喜歡的男生,作為「不化妝會死星」人,男生投過來的那一瞥,成了我終生的噩夢。「如果我的一生只能如此……」那就是一出《電鋸驚魂》。朋友為我建議了一些解決方式。比如買輛車代步或者在單位附近買套房子,然而這些,只是你為屈從於這種狀態,所做的微調,這裡變態的制度,劣質的企業文化,永遠不會改變,你痛苦的根源一直都在。想要辭職的人很多,但一說起辭職以後去做什麼,大家一臉茫然。聚眾討論改變人生這件事,其實很容易消解一個人的勇氣,因為一定有人會跳出來告訴你,你想選擇的那條路上,躺著多少失敗者,他們有名有姓,不由你不信。成功者往往不被記住,失敗者卻名揚千裡,看到勇敢者的失敗,對於不夠勇敢的人而言是舒爽的安慰。從大學畢業進入國企,之後換了三家公司,經歷了各種領導與企業文化,有暖男有霸道總裁,我的人生規劃越來越清晰:再也不要早九晚五,再也不要讓工作隨意吞噬掉我陪伴家人的時間。每當有人問,你這個選擇,有考慮過安全感的感受嗎?我都無言以對。安全感與自由是魚與熊掌的關系,如果選擇了自由,你必須成長為一個自帶安全感光環的人。我做了兩年准備,當打散工、做私活的收入與公司的工資水平持平時,我辭職了。那是不堪回首的兩年,經常累得趴在電腦桌上睡著,皮膚差得粉底都蓋不住,清晨從桌前驚醒,要敷一張面膜,才能梳洗打扮去上班。如今,那間公司還在,因為效益下滑,管理更加變態;抱怨的人也還在,他們日復一日地抱怨,卻日復一日地堅持。他們所不滿意的大約已經不是當下狀態,而是命運不夠完美,不能將一份既有安全感又有自由的工作擺在他們面前。你我都可能成為他們,因為未來不夠完美而選擇留在自己的時代。其實這並不是一個錯誤的選擇,因為完美這個答案是不存在的,當我們面對困難,能夠動用的資源僅僅只有勇氣、智慧、忍耐這有限的幾種,能夠選擇的道路,也往往只有A與B。留下來的人,放棄了勇氣,理應選擇智慧與忍耐,而我所看到的他們,既放棄了勇氣,卻同時又放棄了智慧與忍耐,野蠻生長的只有他們的抱怨。當你有勇氣的時候,可以在離開或者留下之間做選擇。如果你沒有勇氣離開,擺在面前的也只有兩條路:一是用智慧化解矛盾,征服那些讓你覺得不爽的人,如果做不到,選第二條路,用忍耐換得平靜。忍耐並非示弱,它同樣可以讓你一天天強大起來,如果有一天,你可以無視他人的任何行為,而做到心有春風,其實,你的勇氣並不比那些義無反顧地選擇離開的人少。無論婚姻還是事業,愛情或者友情,我們面前擺著的只有兩條路而已。那麼多人在不如意中掙扎,以抱怨損毀了自己的容顏,因為他們總願意相信還有第三條路,可以不動用勇氣、智慧、忍耐這三者的任何一種,而僅僅靠等待與運氣就可以做到。抱歉,其實不能。人生實在過於簡單,所以對於想得多做得少的人來說,對於愛幻想的人來說,才很容易成為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