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載自2015-02-15 口袋哲學

包紙臉之王/

 

最近我發現很多所謂的「成年人」,都有著5歲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好友A,這幾天剛搬家,請我們去他的新房做客,這時候一個「5歲小孩」,用不大卻剛好能被所有人聽到的音量說了一句:還沒有原來那個好呢,地點又偏采光又不好。

 

我一個女同學,天天嚷嚷著要嫁入豪門,對著一個和我關系還不錯的高富帥各種獻殷勤,後來高富帥不堪其擾,酒後吐真言:她那點兒心意真的只能讓我反感,不能讓我感動,跟丫說了多少回了別再煩我了,就是不聽,非得學韓劇,爺又不是棒子!

 

這讓我又想到前段時間的新聞—男生在女生宿舍樓下擺蠟燭示愛,被潑水。當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潑得好!這男的活該!

 

令我詫異的是,新聞下面的評論裡面竟然有一大堆人指責「女生太冷漠」。說這話的人,考慮過那個女生的感受麼?被一個不喜歡的人當眾示愛,不僅面子上難堪,更是一種隱形的脅迫。不答應男生,會被人說是「冷血」,可是答應一個自己不喜歡的男生又完全違背心意。更何況不是每個人都享受被好多人當成茶余飯後談資的感覺好麼?!

 

打這件事以後我就開始觀察周圍,發現這種「5歲小孩」比比皆是。有特意在別人微博下面留言,就為了告訴人家「你孩子很丑」的;有在別人生日的時候,故意提起人家前男友的現女友的;有在大家都開心地一起包餃子准備跨年的時候,說餃子不好吃的;還有的人只要別人一說起自己遇到的困難,他就馬上反過來說:我怎麼沒遇到這種問題啊,肯定還是你自己的原因(比如有人說自己婆媳關系不好,就會有人說她和婆婆關系像一家人)。更惡心的是,這種人總會用「耿直」來標榜自己。別侮辱「耿直」這個詞了。你不是耿直,你是缺根弦。

 

不給別人添堵就這麼難麼?難道一定要通過這種方式,來顯示你不高的智商以及壓根就沒有的情商?遇到任何事情的態度,不是「大家開心就好」,而是「我一定要惡心你一下才過癮」。

 

說話做事不考慮對方感受,全憑自己的心情做主—這種人你真的不配說自己成年了,因為你根本不會尊重別人的表面之下,是你壓根就不介意是否被人尊重的破罐子破摔心態。

 

我曾經對一個以「我是開玩笑的」的名義,對我進行語言攻擊的人說過:我不相信你是善意的,因為善意的話語即便不好聽,其中的善意也可以被感知到,同樣,就算是偽裝得再好的惡意,也是可以被感受到的,比如你的這句玩笑話,所以麻煩你滾蛋。

 

如果說作為一個好人的基本道德之一就是與人為善,那麼作為成年人的基本道德之一便是不給人添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堅持大腦不生鏽* 的頭像
    *堅持大腦不生鏽*

    *堅持大腦不生鏽*的部落格

    *堅持大腦不生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