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載自2015-02-08 口袋閱讀
 

 

 

 

【一】

做文案的小朋友,哭訴畢業幾個月來的遭遇:在一家小廣告公司,跟的師傅是個迎風招展的奇葩男,連願意跟他坐同排格子間的人都沒有,所以怨氣都撒在她身上。各種加班,各種退改,各種罵,背地裡卻把他罵得狗屎不如的東西,當作自己的作品呈給老板。就這樣還被他炒了,原因是有次評稿會上,她的發言被老板誇了幾句,讓他覺得位子不穩。她淚眼婆娑地說,第一份活兒已如此悲劇,以後還怎麼愉快地工作?

 

我說,你知道嗎?愛看書其實是一件壞事。

首先,愛看書會變孤僻。因為深入閱讀就必須自我隔離,所以書讀多了就喜歡獨處,於是就有了怪咖、不合群之類的標簽。

其次,愛看書會變遲鈍。因為閱讀是一種「知覺麻木」的活動,進入專注狀態後,五感只剩視覺,其它都會退化。「書呆子」就是這樣來的。

還有,愛看書會變腦殘。因為閱讀會讓你被動接受作者的觀點(俗稱洗腦),很容易淪為人雲亦雲的二缺。

 

你又知道嗎?得癌症也可以是好玩的經歷。

陳丹燕的一篇文裡,說一法國朋友得了癌症後才開始寫詩,竟是出手不凡。比如寫化療讓她的味覺異常敏感,一粒鹽也會像炸彈般在舌尖爆開,滋味的豐富遠勝單純的咸味。寫化療後長出的頭發,超短,換了新顏色,還特別柔軟,連臉型和眼睛的顏色都重新配過,好像新生命在開始。她寫自己終於可以穿小碼衣服的歡喜,寫對被化學物燒焦後的乳腺的強烈好奇……

 

世事哪有絕對的好壞?好事也有弊,壞事亦有利,關鍵是你如何解讀。

 

【二】

如果你還不明白,我再講三個人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關於本田宗一郎,他創立的品牌叫HONDA。

1922年,十六歲的他從鄉下來到東京,進入夢寐以求的汽車修理廠。但他得到的工作不是修理工,而是老板小孩的保姆,手中握的不是扳手,而是尿布。

由於夢想和現實之間的氣味差距太大,他好幾次想打包走人。但他之所以沒帶著尿臊味湮沒於歷史,是因為他暗自把眼前的遭遇視作「年輕人必經的見習」:耐心地與不好溝通的人相處(連只會哭鬧的嬰兒都能搞定,還有什麼難纏的人應付不了?);努力地做好不喜歡的工作(一旦得到喜歡的工作,還怕做不好嗎?)。

他後來評價這段經歷:從長遠來看,人生無所謂浪費。

 

 

第二個故事的主角叫班夏哈,他在哈佛開設了《幸福課》。

他的人生原本是一場滿是槽點的悲劇:從小就有注意力失調症,學習相當困難;十一歲就夢想打職業壁球,誰知練到二十歲受重傷成了「壁花」;進入劍橋大學博士班,竟然恥辱地被開除。

但在他的內心裡,他的故事是另一個版本:因為注意力失調症,只有做真正熱愛的事才能不走神,所以反而能專注於自己的興趣;成不了職業壁球選手,卻因此發現心理學才是自己的真愛;被逐出劍橋博士班,讓自己從驕傲自大變得謙遜起來……

所有的壞事就這樣都成了好事,彷佛他是一帆風順站到了哈佛的講台。

 

 

【三】

第三個故事是我的。

 

總體而言,現在的我是一個樂觀的人。比如旅行遇到雨天,我會想,能欣賞到當地的雨景,也是難得的運氣。即便雨大得出不了門,我也會想,這麼貴的酒店,本來只用來睡一夜,現在可以多呆這麼久,真是賺了。

 

這樣的好心態不是天生的,是用時間換來的。

 

當年高考想報中文,卻被父母逼著報了會計。我和那門倒騰錢的手藝沒半點緣分。我沒去過幾次教室,卻翻遍了那所理工科大學的圖書館裡有限的文學藏書。離開大學後找不到像樣的工作。在麥當勞打零工,時薪不到三塊。不上班的時候,就帶瓶礦泉水在新華書店待一天,靠水和文字省一頓午餐。但喜歡的書還是要買,以至於身上的錢經常都是個位數,去吃四元一碗的拉面都怕錢不夠,先要把零錢數好交給老板,才敢安心吃面。後來到書店當店員,福利是可以痛快地看書,還可以優惠買書,一個月七百工資,買書能花去三百。那家書店赫赫有名,藏書底蘊深厚,許多有趣的雜書都是在那裡看的。而且不局限於文學,看了些羅爾斯、胡塞爾,也翻了波特、弗裡德曼。

那些年,連深愛我的人都對我絕望。或許只有我自己,隱然覺得漆黑的隧道前方,有一絲朦朧光亮。

後來偶然的機會成了編輯,我很快發現,自己的積累和能力,竟比那些干了十年的資深編輯高出一截。於是就有了一個月內從月薪三千到八千的小小傳奇。

 

我沒有本田和班夏哈那樣給自己預寫劇本的能力,但回頭看去,我的故事也許是這樣的:因為沒有進中文系,所以沒有被考試和論文,壞了閱讀的胃口和文字的嗅覺。因為討厭所學的專業,天天翹課去圖書館,所以更堅定了對文字的熱愛。因為歷經底層工作的艱辛,所以比別人更珍惜得到的機會。因為沒有一出校門就成加班狗,所以有了肆意閱讀的那幾年——現在每天行程滿滿,閱讀只剩功利性的一目十行,所以如今看來,那段蹉跎也是幸福時光,挫折只是好事的序曲。

 

【四】

任何負面的困擾,都可以有正向的解讀。你眼中的不幸,一定潛藏著幸運的線索。

反應老是慢半拍?說明你心思謹慎,沖動這個魔鬼都拿你沒辦法啊。

脾氣太任性?說明你忠於自我,可以像喬布斯那樣「追隨我心」啊。

電影《分歧者》裡有句話極贊:你是最後一名?恭喜你,你將是進步最大的那一個!

 

第一份工作就遇到一個奇葩主管又怎麼了?首先,他提高了你的職場耐受力,就像挨過一刀的人,還會再為擦破皮而大呼小叫嗎?其次,他深刻了你對職場的認識,讓你比大多數新人都更早領悟叢林法則。第三,他磨練了你的職場生存力,就像游戲新人一下到了高級場打怪,雖然掛了,但經驗值暴漲啊。最後,你再想想,一個能被如此奇葩蒙蔽的老板,是你願意跟隨的人嗎?所以,你還應該感謝他幫你早做了斷。

你看,這哪裡是不幸的悲劇?分明是喜上眉梢的勵志劇嘛!

 

多做這樣的「負轉正解讀法」,會提升生命的質量。你會發現,所謂幸與不幸,只是你給自己寫的劇本不同。同樣是「林花謝了春紅」,與其傷感春花將盡,不如喜悅夏果將至。試問,世上有誰是哭著成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堅持大腦不生鏽* 的頭像
    *堅持大腦不生鏽*

    *堅持大腦不生鏽*的部落格

    *堅持大腦不生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